过去我读《三国演义》时,老是对关羽颇有成见:刚愎自用、争强好胜;虽然颇有本事,但武功也不见得比黄忠、庞德强,却又一点儿也看不起黄忠、庞德。为此,我常为黄忠、庞德打抱不平,也看不惯关羽要与马超比试武功。如果拿关羽和赵云做选择,我肯定更加喜欢赵云。但我的意见不起作用,一千多年来关羽的“身价”越来越高。有副关帝庙对联:“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可谓荡乎难名”。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你看看,“三教尽皈依”“历朝封加尊号”,以至于登峰造极,只有关老爷才有这些资格,而又与孔子并列,一个为文圣人,一个为武圣人,关羽的荣誉,多得几乎数不清。
然而人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成见,居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一些人的择业观念,特别是辞职跳槽的价值取向触动了我,引发了我的思索。一些人的辞职跳槽的价值取向和不顾公司恩怨死活的过程让我感叹,虽然我觉得自己还是无权评说,但却很自然地想起了关羽的“跳槽”和“择业”,想来想去。居然逐渐对关羽的评价和感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关羽确实值得大家尊敬推崇,被称做圣人也确实有他的道理。
当年曹操看中了关羽的本事和为人,就想把这个人才挖到自己的“公司”来效力,于是设计攻下了关羽守卫的下坯城,将关羽及其部队团团包围在屯土山,使他们冲不出重围。当关羽及其部下人困马乏之时,又派出“人力资源部经理”——关羽的老朋友张辽来劝说关羽“跳槽”。而张辽手中又有一张王牌——关羽要保护两位嫂嫂的安全。如果关羽战死了的话,这个任务就自然无法完成。张辽口才又好,与关羽一向感情融洽,所以高傲刚强、视死如归的关羽在信息不通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嫂嫂安全,进而寻找投奔刘大哥,也就答应了可以暂时跳槽。但是经过和张辽的交流,关羽发现曹操曹老板是想挖他去做固定工,是要长期使用,而自己只不过是想打短工而已。他为了今后不受到用工单位和社会的非议,搞了个权宜之计,提出来要签个“用工协议”约法三章。其中主要一条就是一旦发现了刘备刘大哥的下落就马上走人,他还得跟刘老板干活。曹操曹老板觉得这“用工协议”太无理了,是霸王协议,无法接受。但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张辽劝他说:“关羽对刘老板这么忠心,无非是刘老板对他有恩罢了,你曹老板对他更好一些,他自然就不会走了。”曹老板一想有道理,于是就聘用了关羽。
关羽到达许昌后,曹老板为了拉拢这位人才,用尽了各种恩宠手段:赐豪宅、送美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官封汉寿亭侯,但这些恩宠手段丝毫不能动摇关羽的意志。有两件事情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件事是曹操看到关羽穿的战袍陈旧了,叫人为关羽用好布料做了一件新的战袍送给他。谁知关羽竟然把新衣穿在里面,那件旧的仍旧穿在外面,弄得曹操很不高兴,说关将军你怎么这么小气?穿件新衣服都那么爱惜,舍不得?而关羽却出乎意料地告诉他,这件旧战袍是刘大哥送给他的,他看到这件旧战袍就像看到了刘大哥一样亲切,弄得曹老板又敬重又妒忌。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另一件事是曹操看到关羽的战马很瘦,就把当年吕布骑的赤兔马送给他。谁知关羽大喜过望,对曹操拜了又拜,谢了又谢,弄得曹操又满脸不高兴地说:我送了那么多好东西你都不感谢我,而送了一匹马给你何必这么感谢我?关羽回答他说:“我听说这匹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如果我打听到刘大哥的下落,一天就可以找到他了”,弄得曹操懊悔不已。
曹老板为了离间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就使了一个坏主意,在关羽保护两位嫂嫂回许都的路上,制造出旅馆紧张的假象。晚上休息时,只给这位大男人和两位美女开一间房。这北方的寒夜谁不想在温暖的房间里睡个好觉?但关羽进去了就说不清楚呀!以后他再要去刘老板那里打工麻烦就大了。但这关羽根本就不进曹老板的圈套,他让两位嫂嫂住进了客房,自己独自一个人持刀在外,站岗放哨,坚持到天亮。想那时关羽吹了一夜的寒风,大概也免不了流鼻涕,但这次的试探让曹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为关羽换来了尊严和美名。曹老板从此再也不敢打关羽的歪主意了,改为以诚相待。
曹操对关羽的恩宠和用心也不是白费的,关羽发现曹操对自己恩情太重,于是在三条“用工协议”之外主动加上了一条,即不立功不离去。也就是说你曹老板对我太好了,我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才能离开你,要对得起你,不欠你的人情债。这有点像优秀商人“账要算明白,要双赢”的做法。就算他不主动加上这一条,谁也不能对他说三道四,当初的用工协议是清清楚楚有言在先的。但是关羽将心比心,说话算话,后来曹操先后遇到了两位劲敌,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曹操的部将敌不过他俩,还被颜良斩了两员大将,只好请关羽来解围。关羽
很快分别干掉了颜良、文丑,立下了大功,这样他才算完成了用工协议。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关羽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刘备的下落,当即决定拍屁股走人。因为关羽跳槽之初第一次见到曹老板时就说得很清楚:“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此时恐不及拜辞,伏乞见谅。”也就是说,今后我恐怕来不及打招呼,就可能直接去找刘老板了。关羽把丑话都说到了前面,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全都做好了。此时的关羽,可以说是归心似箭,恨不得立马就回到刘备身边,但仍然亲自到曹操府上辞职,而曹操为了留住关羽,将回避牌悬挂于门外,使得关羽见不着面,辞职报告送不上去。此时的关羽已是度日如年,但关羽仍然等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又“一连去了数次,皆不得见”。关羽只好去找“人力资源部经理”张辽辞职,但张辽也有意回避而不见他,关羽心知肚明也问心无愧,仍然亲自写好“辞工报告”,将来龙去脉,所见所想,付诸笔墨,差人去曹府投递,一面将屡次所受的金银,一一封置府中,悬汉寿亭侯印挂于堂上,方才正式离职。在这里关羽挂印姑且不论,而将曹操屡次赠送的金银带走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些金银是他的工资奖金、劳动所得,而千里走单骑一路上也需要盘缠。关羽之所以这样做,显然是极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而今天的跳槽者恐怕却是要尽量多捞一把才肯走的。
关羽从曹老板这里辞了工作后可以说是谁也不欠谁的了,最后走的时候劳资双方也是见了面的,曹老板找到关羽这样的“临时工”也是十分划算的,因为至少两次帮他解决了大问题,打了大胜仗。正因为无愧于曹老板,赤壁大战前夕关羽才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要在华容道上擒拿曹操。当看到失魂落魄的曹操率领残兵败将走进了他的埋伏圈以后,关羽虽然也欲图按计划擒拿曹操,但看到老东家穷途末路,亲自相求时却心中不忍,终于违了军令,拼死放了曹操一马。作为帮刘备打工的关云长,如果捉到曹操或拿下他的人头是立了大功,要大涨身价的。现在有些人在所谓的成就感面前不顾信义,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存在的感觉,而置根本道义于不顾,这在关羽面前显得多么浅薄、可怜!而关羽放了曹操,可能会使得关羽丢失一切,但关羽仍选择了后者。清人毛宗岗赞曰:“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做圣人是要有付出的甚至是要付出一切的。我在一辆公交车后面就看到过这样的广告:佛山每天都有员工携带公司资料跳槽,我们可以帮助你(保护机密资料)。这也无异于说:损害老东家以便在新公司里抬高身价这种近乎于卖主求荣的,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而看到这些现象,我们更加能感受到关羽的伟大,体会到春秋大义的宝贵。
这里还有个细节要追叙一下,关羽在跳槽以前,还是专门征求了两位嫂嫂意见的,得到两位老板娘的同意才跳槽的。总而言之,这样的跳槽经历也是罕见的,是发人深省的。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关羽的跳槽经历如此磊落、坦荡,和他的择业观念是分不开的。当年天下大乱,英雄并起,机会极多,关羽完全可以凭借他一身过人的本事找个好单位工作,无论是国有大企业还是“上市公司”,哪里都会欢迎关羽这样的大人才。但关羽哪里都不去,偏偏找个穷得叮当响的个体户刘备来当老板。这是因为刘、关、张三人的“企业理念”相同:匡扶汉室、除暴安民。有了这个共同的坚定的理念,才有了关羽的择业方向;有了关羽回到刘备身边的“二进宫”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跳槽只是一种过渡,关羽的立场一直没有变!
关羽投奔曹操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这是毫无疑问的,显然也不是贪生怕死。这一点在麦城之败,孙权孙老板想挖他但他宁死不屈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孟子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而关羽在刘备刘老板那里正是贫贱不能移,在曹操曹老板那里正是富贵不能淫,在孙权孙老板那里正是威武不能屈。儒家将关羽称为圣人,并不为过;道家将其称为天尊,不无道理。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达到如此境界?关羽离开许昌时,曹操对张辽说:“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还对众将领说:“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可见当老板的人都很敬重关羽这种打工仔。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儒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核心价值观,关羽身上就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他华容道上义释曹操是其仁也,也是其义也;千里走单骑既是义,也是信也;跳槽去曹老板那里之前经过嫂嫂同意,连续两天数次去曹操那里辞工,最后去张辽家辞工,送辞工报告给相府更是其礼;水淹七军是其智;斩颜良、诛文丑才辞工是其信。
时至今日,忠义二字是否还可以团结中华儿女,还可以多少影响一下今人的择业与跳槽?而春秋大义,即仁、义、信是不是还可以保存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要知道,连提倡“兵不厌诈”的《孙子兵法》都是把“仁”作为将帅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孙子认为:一个优秀将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的五大素质,而把“仁”看得比“勇”和“严”还重要。一些现代人不择手段地谋取所谓成功,实为不仁不义,与关羽鄙弃富贵名利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商机多多,就业与升迁机会多多的商业社会,多少老板为了员工的突然跳槽而心痛不已。如果是突发事件还可以理解,但有些员工却是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别人死活,暗中把一切都准备就绪后突然跳槽的,甚至有些人是夜晚下班后打个招呼发个短信走人的。还有老板说:有员工走了人他们还不知道,只知道他没有来上班,并不知什么原因。关羽精神哪里去了?春秋大义哪里去了?离职的过程比入职和在职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和水平,面对当今这种世态,我们又怎能不对关羽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