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陶卫网
手机浏览陶卫网
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陶瓷资讯>福建浦城猫耳弄窑群震惊全国

福建浦城猫耳弄窑群震惊全国

2021-11-18 09:16:02责任编辑:陶卫网

浦城猫耳弄窑群震惊全国  4月26日,记者从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获悉,“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评选结果将于5月9日公布,已被列入24个候选项目之一的浦城猫耳弄商周古窑群,极有可能入围“十大新发现”。  发现这个保存完整的古窑群遗址,缘于半年前考古队员们在福建省的最北边——浦城县偏僻的下洋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头里,发现了黑衣陶。  一时间,无

浦城猫耳弄窑群震惊全国

  4月26日,记者从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获悉,“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评选结果将于5月9日公布,已被列入24个候选项目之一的浦城猫耳弄商周古窑群,极有可能入围“十大新发现”。

  发现这个保存完整的古窑群遗址,缘于半年前考古队员们在福建省的最北边——浦城县偏僻的下洋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头里,发现了黑衣陶。

  一时间,无数的考古学者纷纷前来看个究竟,国家文物局指派的专家更是在论证结果中提到:这座窑群全国罕见,属重大考古发现。

  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辉说,为避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他们暂时将窑群进行回填保护,等高速公路建成后,再重新挖掘。他表示,到时候极有可能建成一座类似昙石山文化遗址的纪念馆。接下来他们除了继续扩大发掘范围外,还将对古窑群原地进行保护,并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猫耳弄山脊上看到黑衣陶

  一切从那些黑色碎陶片说起。

  虽然已经过考古发掘,但如今走在下洋村猫耳弄山四周几座多是红土壤的山间,还不时可以捡到黑色碎陶片。

  当地一全姓农民说,这里的祖祖辈辈看惯了这种黑色陶片,从没觉得有什么稀奇。在考古队来之前,谁也不知道山上怎么会有这么多陶片。

  2005年9月,国家重点项目浦南高速即将施工。为配合浦南高速公路建设,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闽越王城博物馆、南平市博物馆、浦城县文化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浦南高速公路沿线浦城县境内古代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9月中旬的一天,考古队员来到下洋村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铺开调查。

  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辉,首先在猫耳弄山脊上发现了一些黑色的碎陶片,仔细一看,清晰可见上面绘出的席纹、云纹、方格纹等各种美丽的纹饰。他如获至宝:这是黑衣陶。

  “这些黑衣陶,是福建地区典型的商代遗物,形成时间大约在3500-4000年前,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瓷器的前身。”一位考古专家告诉我们,目前福建地区发现的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并不是很多。完美商代古窑群——龙窑现身

  在清理这些碎陶片时,考古队员发现了许多圆形、方形的灰坑。“灰坑其实就是垃圾堆,古人的生活垃圾。古人类基本上都是挖坑填埋垃圾的。”考古队员解释说,“这些灰坑表示这里是古人类的生活区。”

  这时,是2005年10月中旬。

  发现灰坑后,考古队员就开始在山坡上打探沟进行钻探。钻探的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我们发现里面有炭粒和红烧土,红烧土壁成圆弧或长条状,就推测这里面应该有座窑。”

  考古队决定,马上扩方挖掘。为了不破坏结构,考古队员们只能用小刮刀、小锄头等,一点一点进行挖掘。三四天后,这座窑渐渐显露出了它的形状——长条形,形似长龙。

  “这是龙窑。”考古队员大喜过望。“这是福建省内首次发现的长条形窑。”南平市博物馆馆长张文崟说,“在这座长条形的窑下方,我们又发现五座椭圆形窑。”

  只见龙窑建在山坡中下部,顺着山势往上延伸,长六七米。经过考古队员的清理,很清晰地看到窑炉的火膛和火道。窑底土质呈青灰色,像是人们在烧完东西后留下的一层灰的颜色。

  “龙窑的特点是窑室温度上升快下降也快,能烧出还原焰。而且龙窑产量高、节省成本。”考古队员说:“我们发现的这座窑群,长条形窑叠压在椭圆形窑上方,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叠压和打破关系,说明龙窑是由圆形、椭圆形窑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的年代相距应该在几十年之间,但都在3500年左右。”

  “目前所发现的3000多年前的龙窑非常少,保持完整的更少。龙窑的发展演变过程,考古学界一直有争议。”郑辉说,“龙窑技术是在唐宋以后才逐渐成熟的。”


这是中国最早的龙窑
  为探索南方窑业技术的发展、龙窑的起源、原始瓷产地提供学术依据

龙窑有烟囱在国内属首次发现

  考古队员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后,一致认为这座龙窑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龙窑。有考古专家认为,这长条形窑是龙窑的雏形。

  难道这是龙窑的鼻祖?

  2005年11月,浦南高速公路的便道马上要挖到猫耳弄山脚,考古队员为配合建设,在山沟的东侧再次布方挖掘。谁也没想到就在窑群旁边,又有三座和窑群同一时期的古窑出现了。

  新发现的这三座窑,与古窑群沿山沟成对称形,相距不过四五十米远。三座古窑并排而列,其中,一座是龙窑,两座是椭圆形窑。三座古窑的炉壁保存得很完好,还可以见到局部窑顶,最奇特的是,三座窑都有烟囱。

  “这是很少见的,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过。”考古队员更加惊喜。这种有烟囱的龙窑,不仅在福建省内,在国内也是首次发现。

  获知消息的国家文物局应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浦城县文体局的邀请,派专家前来论证。2005年12月28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带领几位文物专家来了。

  “专家在论证结论中提到,这是个形成一定规模、保存完整的商代古窑群,全国罕见,属重大考古发现。对探索南方窑业技术的发展、龙窑的起源、原始瓷产地提供了直接的学术依据,具有较大的保存价值。”浦城县文化馆馆长陈寅龙回忆说,“专家建议保护原址,扩大发现面积。”

  此时,浦南高速公路浦城段的路基已做好。但为了保护古窑群,2006年3月23日,浦南高速公路建设业主——南平浦城高速公路责任有限公司决定,高速公路改线,给文物保护让路!这也是全省第一次建设单位给文物保护让路。

  这一改线,高速公路建设业主的直接损失达上千万。然而他们说:“有价换无价。”现在,浦南高速公路的施工队伍已把建设路线的小旗子,插到远离古窑群200多米处的地上了。

古窑群附近
发现疑是窑工的墓葬13座


  考古队员是在今年3月再次进入浦南高速公路改线地段进行考古发掘的。惊喜再一次来临。截至昨日,考古队员在古窑群附近的山头上,发现了疑是窑工墓葬13座,墓葬中出土了20多件罐、豆、樽、盂、簋等陶制器物。

  “我们初步断定这些器物应是从那些古窑中生产出来的。由此推断,这些墓的主人极可能是古窑群的窑工。”陈寅龙说,“古窑群、窑工墓葬区和窑工生活区都已经找到了,这可能是一个大型的窑场,以窑群为中心。”

  在两座古窑群中间的山谷地带,有几亩种着庄稼的水田。陈寅龙说,那几亩水田很可能就是作坊区所在的地点,也就是窑工制造陶器的地方。

  “这是一个大型的古窑群聚落遗址。”有关考古专家说。

大型古窑群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那些墓葬中,我们没有发现打猎工具,而且作为生产工具用的石器也不多,很可能当时的窑工就是利用生产出来的陶器,与其他人进行物物交换,换取食物等。”南平市博物馆馆长张文崟解释说,“当时的贸易范围,有可能已经辐射到闽北地区,甚至浙江、江西的部分地区。但这些仍需要进一步考证。”

  在那些窑工墓葬的旁边,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晚期的墓葬,他们认为,这表明在商周以前,这个地方就有比较多的人类活动。

  早在3500多年前,中原已经出现夏商周等国家政权了,而且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然而由于福建地域偏远,当时这里可能还是原始社会末期,或者仅仅是氏族部落。”一考古专家说,“在古窑群分布地,当时这里的贸易往来相对繁荣些。原因可能与浦城的地理位置有关。”

  浦城位于福建省最北部,与浙江、江西交界,是个群山环绕的小城。在我们的印象中,这座小城是“偏远”的代名词。但在几百年前,它曾经是中原入闽的唯一通道。

<

阅读上文 >> 闽清陶瓷企业污水染红了梅溪
阅读下文 >> 德化多彩结晶釉:中国瓷坛奇葩[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达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twxw.com.cn/news/show-26000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陶卫网

为您精选更多好项目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佛山市诗瓷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陶卫行业综合门户! ICP备案号:粤ICP备090354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688号 投资有风险 加盟需谨慎 技术支持:尚高数字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