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德先生展示的就是青花红釉瓶,它是现代红釉与传统青花的一次会师。
走进红釉瓷前,先讲一个多年传诵的传说:
明宣德年间,皇帝突然要用鲜红的瓷器祭神,于是诏令景德镇窑工日夜烧制。但多次试验,也未能烧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督窑官日夜催促,声称再烧不出来就要杀人。老窑工的女儿翠兰闻讯万分担忧,跑到御窑厂,发现父亲也被投入大牢,奄奄一息。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窑火,用生命来抗议朝廷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们打开窑炉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片鲜血般的红———红瓷烧成了!后人说是翠兰的血染红了瓷坯,于是这种红瓷被称为“祭红”。
由于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人格外偏爱色如“中国红”的红釉瓷。然而红釉天性娇嫩,在彩色瓷器中属于最难烧制的产品,随后几百年间,一代代制瓷艺人多次试烧这种红釉瓷,却始终未能成功。难道说宣德年间的祭红真的成为千古绝唱了吗?
对此,现代制瓷艺人给出的答案是:没有。近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辛勤耕作和不断尝试,色彩华艳富丽的红釉瓷重又现身当世,在本届陶瓷文化周上展出的上海草曷轩艺术陶瓷有限公司的大红釉系列瓷作就是其中的代表。
葫芦瓶、直筒瓶、高脚云瓶、喇叭天球瓶……展柜里的红釉瓷形态各异,个个端庄,有的描有金层,有的缀以彩釉,釉色血红而色韵潜沉,光泽内敛而不失华丽,看上一眼,人们为其雍容华贵的卓越气度所折服。
饱尝甘苦后,终成陶瓷名贵
红釉瓷外表光艳夺目,但烧制过程却一路艰辛。据草曷轩的林明德先生讲,高温红釉瓷的成功烧制受釉料的配比、施釉的技巧等技术难关的制约,尤其在高温煅烧中釉料流散变化多端,温低不成红,温高色即去,在时间掌握和温度控制上无情地考验着创作者的功力。
在漫长的烧红路上,3000多窑的试烧过后,心血浸染成红艳夺目的色彩,汗水凝结出晶莹剔透的光泽,红釉瓷终于烧制成功,陶瓷界又多了一个名贵的品种。林明德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精湛的烧制手法体现出多种工艺上的突破。对此,林明德总结说:“草曷轩红釉瓷最突出的工艺创新有两点:一是红釉调配,二是描金。”
眼前的特大喇叭天球瓶体态大气,通体透红,闪耀着斑斓的晶光,据林明德讲,这一色彩效果是因为在红釉原料调配时添加了稀有金属氧化物,在1340℃的高温下,色彩依然光润饱满。在描金工艺上,林明德选择使用阳金,将纯金液化后再加入化学溶剂,烧金的温度控制在780℃,溶剂挥发后,釉表的黄金纯度高达99.9%以上,与传统的本金相比,亮度更高,层次感更强,这对红釉描金龙凤瓶就是在此工艺下诞生的典范之作。
另外,林明德还将红釉与传统制瓷工艺结合,这件青花红釉就是现代红釉与传统青花的一次会师,釉下青花,釉上描金,这在世界制瓷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旁边那对釉下高温红釉五彩描金母子瓶工艺更为复杂,由于多重技法交错,需6次入窑烧制,对烧制技艺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故成功率仅为30%,烧成的瓷作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