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挽澜乡窑上村以生产陶器闻名,而今这一传统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困境,村里新老两代作坊主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朱华政向记者展示了他制作的陶器成品,以及色彩斑斓陶器的图片。
过去这里的陶器都是生活用品,比如泡菜坛等。而他正着力开发土陶的艺术价值。
之所以对自己的手艺这么有信心,是因为他走南闯北,去不少陶器生产厂家取过经。
“到云南去看过,人家的工艺和我们差不多。人家都能发展起来,我们也可以。”朱华政说。
更关键的是他掌握了一套技术,自称这套技术能让陶器上的花纹千变万化,而且每个都不一样。
朱华政走访了云南、广东等地的名陶生产地,他认为自己的这套技术完全能够“独步武林”。
用陶片砌成的土墙,门前屋后横七竖八的陶器……7月20日,记者来到贞丰县挽澜乡窑上村,仿佛还能感受到窑上土陶辉煌的“历史”痕迹。
之所以特意声明“历史”两字,是因为这里的制陶业已经大不如前,以前全村400多户,家家制作陶器,现在却只有10多家还在固守着祖先传授的手艺,正常生产的只是个别。
彭老汉的窑是其中几个坚持生产的作坊,冒着小雨,他正在往窑里加煤,老汉家,除了一个儿子还在帮忙外,其他子女都出门了。而村里的20来岁的年轻人,懂这门手艺的已经很少了。“现在这个生意挣不了几个钱,又苦,年轻人嘛,何必死守这门手艺呢。”对此,老汉很看得开。
但是村里的另一个作坊主朱华政却不这么想。
作为制陶工艺新一代的传人,朱华政认为现在窑上村制陶业的问题在于工艺落后,不成规模,没有成熟的营销方式,多数都还是等客上门。
而不成规模更是发展中的硬伤。曾经有美国客商在广东陶瓷精品屋看到朱华政的作品,要求一个月内生产出200件黑陶工艺品;某酒厂也要求他按图生产酒瓶……
遗憾的是,朱华政个人的小规模生产接不下这么大的订单,此事只好作罢。
朱华政自己的作坊也处于半停产状态,之所以一直坚守这门手艺,是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几百年传下来的手艺,不可能说丢就丢了。”朱华政说。
在他眼里,这门老祖先传下来的手艺不但有经济价值,也极具文化价值:“即便我们形成现代化生产规模,也还是必须保存一些传统工艺,有些产品必须用手工做,起码要让村里的后辈知道自己的历史。”
陶器与这个村子的历史息息相关,村里随处可见的陶器,仿佛在静静地诉说,自己曾给这个村子带来的繁华。
彭老汉和朱华政代表了两种观点,摒弃还是前行?窑上土陶,究竟该何去何从,一切只能用事实说话。
据当地人说,明朝洪武年间,制陶工艺传到了窑上村,由于这里土质很好,生产的陶器质量高,逐渐远近闻名。这一传统工艺代代相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窑上村制陶业最繁华的时期,产品远销广西、云南、四川,每年拉出山外的窑货就达1500多车。挽澜乡政府一干部介绍,当时乡里的财政收入甚至有一半以上来自窑上的土陶。一时间,窑上土陶名声远播,成了远近闻名的产陶之乡。